【传统戏剧】沪剧(上海市)传承人:沈惠中
2021-01-16 14:55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上海市
【简介】
沪剧,上海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沪剧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
清代道光年间,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1898年,已有艺人流入上海,并固定在茶楼坐唱,称作本滩。1914年,本滩易名为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易于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
沈惠中,女,汉族,1941年5月出生,上海松江人,从小爱好沪剧,在业余演出中显示艺术才能,表现突出,1959年被选拔进上海人民沪剧团。她扮相秀丽,嗓音甜美,唱腔别有韵味,在艺术表演上还得到丁是娥老师的指导,曾扮演《江姐》中的江姐,《带血的花》中的秦波,《逃犯》中的金梅,尤其是《母子岭》中成功塑造贺冬兰的形象,以其质朴深沉的表演,自然真挚的感情,深深打动了观众。戏中“送你一朵玫瑰花“等很多唱腔广为流传。1988年获沪剧中年演员声屏大赛“十佳演员”称号。
为该项目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推荐单位: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