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上海市
  【简介】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 ,有第二国剧之称,也称绍兴戏,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与京剧、黄梅戏、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  越剧发源于绍兴嵊州,先后在杭州和上海发展壮大起来,流行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许杰,男,汉族,1963年3月,安徽六安人,1974年考入上海越剧院学馆,工小生,宗陆(锦花)派。1980年毕业,转入上海越剧院任青年剧团主要演员。现系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他是陆派传人中的佼佼者,他扮相英俊,台风潇洒,唱腔清亮舒展,具有其师清醇味厚、字字送听的特点。许杰继承了陆锦花“时装小生”的特长,在越剧男女合演中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能根据自身条件,尝试着演出各种类型的角色,包括他主动要求扮演的反派“屠岸贾”。他除了主攻陆派外,还能把尹派、范派等越剧小生流派运用自如。尤其可贵的是他的为人--“学师为人”,“老师不仅艺术造诣相当高超,人品、艺德也极其高尚”,“会唱戏首先要会做人”,他牢记老师教诲,献身越剧事业,淡泊名利得失,像天上的雁儿,该后不前排字行,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名利场中能做到这样实属典范。
  为该项目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推荐单位: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

上一篇:【传统戏剧】京剧(上海市)传承人:李军

下一篇:【传统戏剧】越剧(上海市)传承人:孙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