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昌都市
  【简介】
  西藏自治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保护单位:昌都市芒康县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芒康哔旺制作技艺:藏语叫“哔旺”,是当地群众自己创造和发明的一种乐器,与其它地区的“哔旺”相比芒康的“哔旺”短而粗,是当地民间手工艺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声音优美动听,“哔旺”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芒康县位于西藏东南部,藏、川、滇三省交界处,是茶马古道的要塞。据考证早在唐朝时期芒康一带的人们就跳起了弦子舞 ,那时仅以家庭形式单一的拉唱为主。后来大量的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加上茶商和流浪艺人的创新,使弦子舞也吸收了各地的精华,慢慢演变成为现在歌舞组合、独具特色的形式。弦子指的是一种叫做“哔旺”的乐器,这是藏族传统的弦鸣乐器,类似二胡,“弦子舞”中弦音与舞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们现在听到的这段弦子,是广泛流行于西藏康区一带的旋律。跳弦子舞时,大家都围成圈,男人们拉起“哔旺”,女人们甩起长袖。跳舞的人越来越多,成为了圈中套圈的形式。在这里,大家也有着不一样的装扮,有的男人头上扎着红色的穗子,身穿艳丽的缎子背心,有的扎着黑色的头穗,藏装也相对内敛;妇女们则有的头上盘起了粉蓝色的彩辫、有的头饰缠绕着蓝色的细线像一把彩箭。
  弦子和芒康这两个名字总是紧紧凑在一起,芒康是弦子的故乡,弦子是芒康的名片。2006年,芒康弦子舞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芒康县被文化部命名为“芒康弦子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但弦子舞可不是一项藏在深闺的技艺,这里的男女老少,都能随着旋律翩翩起舞。



上一篇:【传统技艺】阿里哔旺制作技艺(阿里地区)

下一篇:【民间文学】无盐娘娘的传说(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