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拉萨市
  【简介】
  西藏自治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齐岗画派由雅堆·齐乌岗巴创立,这一田派主要流行于13世纪的卫藏地区,它一方面继承了吐蕃时期和分治时期的绘画神韵,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尼泊尔画风的某些特色,主要在于构图上既继承了尼泊尔画派的构图,又稍有变化。
  中央的主尊所占有的位置相对减少,在色彩上仍然以暖色为主凋。在背景上,此画派喜欢用卷草纹作为装饰,更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人物的手指、脚趾等细微之处,也使人物的姿势、服饰等更为流畅、飘逸。
  有关齐乌岗巴的具体艺术活动和风格,夏格巴在其著作《西藏政冶史》中艺术史部分里做了较详细的梳理:雅堆·齐乌岗巴的详细历史无从考证,但他在萨迦、协噶、羌昂仁、达松卡等地绘制了阿底峡师徒、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无量光佛、大日如来、大黑天、班丹拉姆等题材唐卡。”
  “齐乌岗巴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制作者,他为江孜白居寺制作了缎制佛像”。
  另外,他还断言齐乌岗巴参加了江孜白居寺吉祥多门塔的壁画绘制工作,曾以一种明显的尼泊尔风格绘制了一铺普贤菩萨及其从众的画像,并因此享有盛名。有学者考证,这铺壁画就是吉祥多门塔第三层宝生佛殿图。
  关于齐岗派的风格,夏格巴认为,它很大程度上与尼泊尔风格相似:“中间的神灵较大,较小的神灵被画在小的方框内或拱形门廊内。橘红色色彩突出,衣袍上的金线勾勒非常细致精巧。怒相神较矮,头部硕大,大腹便便。

上一篇:【传统美术】山西玉雕(太原市)

下一篇:【传统美术】面花(太原传统面塑)(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