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上海市
  【简介】
  乌泥泾棉纺技艺形成于宋末元初,由当时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在崖洲(今海南岛地区)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生产实践发展而成的。黄道婆把在崖州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擀(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椎弓)、纺(纺车、三锭脚踏纺车)、织(织机)之具”,提高了纺纱效率。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经由黄道婆改进后的乌泥泾棉纺技艺形成了由碾籽、弹花、纺纱到织布等当时最先进的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工序,在棉纺实践中显现出了强大的生产力。从此,松江府一跃而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乌泥泾棉织物也获得了“衣被天下”的美誉。乌泥泾棉纺织技艺改变了国人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使明、清两代全国范围内大量增殖的底层百姓用棉衣御寒,同时促进了上海以及江南地区集镇的形成和繁荣,也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改变了上海地区的生活风俗和传统婚娶习俗。

上一篇:【传统技艺】济南牌匾制作技艺(济南市)传承人:梅傲雪

下一篇:【传统技艺】乌泥泾棉纺技艺(上海市)传承人:康新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