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音乐
  【地区】济南市
  【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诗经》弦歌是由孔子编辑,授予弟子的六艺之一。教授时用琴瑟等乐器伴奏歌唱,叫做“弦歌”,若是只朗读而不唱,则叫做诵。《论语》中即有子游任武城宰,以弦歌化民的记载。汉代独尊儒术后,《诗经》亦为六经之一,成为儒家文人教授学生的必修课。到宋代,宋徽宗批准将其作为宫廷音乐机构的演唱内容,《诗经》弦歌在教育机构和文人中间影响巨大。千年来,这种诗乐相互融合的教学方法从孔子时代一直风行沿袭至清末民初。
  张金栋先生介绍,他所在的张氏家族历世传承《诗经》弦歌,用以教育子孙学业,直至近代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改变后,这种传统教材退居次要地位。现在张氏家族中能熟读诗经的人越来越少,至解放初期,能唱读全部诗经并能弦歌的人基本绝迹,只有少数老人能按谱唱读,《诗经》弦歌和乐谱已处于濒临绝传的状态。而现在张金栋作为张氏家族的第19世传人,能看谱清唱诗经有305篇。“《诗经》弦歌发祥于曲阜,盛于孔子时代,风靡齐鲁,响彻中华,并曾远传于日本、朝鲜半岛及南洋。自元代以来在鲁西北广大地区,特别是临清、武城、聊城等地流行,还留有许多文化遗址。当时可谓影响空前,但现在却很少为人所知了。”谈到《诗经》弦歌的现状,张先生颇为遗憾。
  近些年很多已逐步淡出人们视线的文化种类借“申遗”成功回归,这为张先生提供了参考。为唤起社会对于《诗经》弦歌的关注,挽救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项目,张先生决定以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的名义为《诗经》弦歌申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诗经》弦歌和张氏家族传谱的幸存,证明我国古老的音乐并没有完全消失。而且这是齐鲁人文化身份的一种认同,现在我们都在宣扬孔子文化、中华文明,得到保护后,《诗经》弦歌对于传播我们中华文化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上一篇:【民间文学】“神头”的由来(德州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老石沟锣鼓(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