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
  【简介】
  四龙降泽,出生于1955年5月,新龙人,师承于波若仁孜。他是长期坚守在康巴雪域高原上的民间手工艺人,40多年来,他执着地保护着这项圣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14岁到古稀之年,四龙降泽倾尽一生精力,以纯粹的信仰与热爱,学习、制作、传承并弘扬着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
  由于现代工艺的影响,新龙药泥面具的手工制作中一些独特的技艺逐渐被简化,使得新龙药泥面具的一些古朴、独特的韵味正在消失。同时又因为制作过程极为复杂与精细,需要半个月时间,通过至少10道以上的工序才能使泥土和矿物质演变制作成神态各异的藏式面具,这也是制作药泥面部技艺濒危,以及传统传承艺人不多的重要原因。
  2004年,四龙降泽在新龙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开始潜心研究药泥藏式面具。在历经上百次失败后,他终于在当年底创造了第一个“新药泥藏式面具”,第一次使藏式面具走上了民间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道路。之后,四龙降泽又在不断总结药泥藏式面具传统制作工艺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将一些现代美术元素融汇到这项古老艺术中,使药泥藏式面具品种一下子从过去的10余种发展到现在的近200种,并在2006年使“莲花金刚面具”“骑狮护法神面具”“黑色披风避邪法神面具”三种药泥藏式面具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证书。
  新龙药泥藏式面具始终保持着藏传佛教的艺术风格。每件制品都经过手工的精雕细琢,力争面具的形态表现与古唐卡相似。并且制品都具备有“三不一便”(不腐烂、不褪色、不污染,携带方便)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新龙药泥藏式面具蕴含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每件制品的形象均来源于佛教的护法神,其中又以玛哈噶拉、骑狮护法大将军、吉祥天母为主要代表。

上一篇:【传统技艺】新龙药泥藏式面具制作技艺(甘孜藏族自治州)

下一篇:【传统技艺】申臂桥建造技艺(甘孜藏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