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传统医药

【地区】天津市

【简介】

韩永海介绍,芒针细如麦芒,故名芒针。芒针与普通针具不同,具有细、长、软的特点,这意味着施针难度很大,对施针者的手法与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在我五六岁的时候,爷爷给我一根针,指导我每天练习。”韩永海自幼就留在祖父——韩氏芒针疗法的第五代传人韩太运身边,坚持练习芒针技法,最开始在枕头上、棉被上进行练习,后来在自己身体上练习,在练习中切准人体经络和穴位,逐渐地才给患者施针治疗。多年来,韩永海苦练针法,他最擅长采用的是直径仅0.25毫米的五寸芒针,该芒针荣获了“世界上最细的五寸长芒针针灸针具”世界纪录证书的同时也获得了国家专利,并通过了世界纪录的审批,是世界上最细的治病针。

韩氏芒针疗法根据患者的胖瘦不同,选用的针也不同,普通人一般使用五寸针治疗疾病,而对于肥胖的患者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采用八寸、一尺甚至一尺半的针。

韩永海采用了平补平泻的手法进针,施针的过程中几乎无痛感,且采用“一针穿多经,一针透多穴”,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还可以使多个穴位感应联动,在调节身体健康状况的同时,针触深达病灶。由于韩永海潜心苦练,针法上进步迅速,逐渐进入临床诊疗,十几岁时便正式成为其祖父韩太运年龄最小的关门弟子。

“芒针的学习难度较大,除了要学习医理之外,还要掌握熟练的针刺手法。祖父对我要求非常严格,在每天长时间的针刺练习时,要求我双手熟练配合,进针时针体不弯,动作流畅、手法轻柔、一气呵成。针扎多了,手自然会疲劳。手累了,动作就会僵硬变形,患者的针刺体验就会有所不适。为了攻克这一难点,我改用粗针,每天在厚厚的一摞毛头纸上进行针刺练习,以提高双手手腕及手指的力量,这一练就是十多年。”韩永海回顾着多年来苦练针刺技术的经历。

韩永海的勤学苦练得到了祖父韩太运的认可,祖父开始教授他在人体对应穴位上进行施针,而练习施针的对象就是韩永海自己。“开始时,我确实非常怵头,可祖父的严厉使我鼓足了勇气,我咬牙克服针刺的恐惧,认真体会着每一个穴位的针刺走向及得气时的针感。”韩永海每天要在自己身上针刺百余针,扎得自己身体遍布针眼,而他坚持不懈忍着疼痛,经常给自己“加课”,他运用最细芒针,以极高转速捻转针体,进行穴位深刺、透刺且无痛进针,催气速至,得气提针,这一整套连贯的施针绝技被形象地比喻为“蛟龙探海”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为造就无痛进针的手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传统医药】韩氏芒针疗法(天津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陶器制作技艺(易门浦贝)(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