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简介】
  碗碗腔,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小铜碗主奏击节和皮影灯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而得名;板腔体结构,唱词通俗典雅,音乐悠扬轻盈,音律细腻声韵严谨。
  该剧种起源于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阴、华县一带,清初时就已经形成并且成熟完善,历史剧目一直都是用皮影戏形式演出流行于民间。主要盛行于陕西西安、渭南、户县、绥德、米脂、洋县、西乡等地;山西的晋南及吕梁、孝义;河南西部的灵宝、陕县、卢氏;甘肃的兰州等地。 具有代表性的剧目有传统戏《金琬钗》、《白玉钿》、《火焰驹》;大型历史改编剧《杨贵妃》;现代新剧《红色娘子军》、《蝶恋花》等。
  1958年,周恩来总理将该曲种易名为"华剧",但在民间一般仍称"碗碗腔";2006年5月20日,碗碗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传统戏剧】涟源湘剧(涟源市)

下一篇:【曲艺】快板书(天津市)传承人:张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