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盆罐村制陶技艺(天津市)传承人:韩克胜
2021-01-05 13:15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天津市
【简介】
板桥镇盆罐村地处宁河东北部,距城区芦台20公里,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民间文化积淀深厚,是我国著名的手工制陶生产地之一。2009年,盆罐村被命名为天津市民间文化特色村。韩克胜为该项目传承人。
盆罐村制陶采用的陶土是取自当地的黄粘土,既黄河泛滥沉积下的黄色粘土。据《宁河县志》中记载:“约4000年前,全新世海侵结束,海面降低,海岸线向后退缩。宁河地区北部逐渐成陆,地层叠压显示出上覆黄土的年代。这层黄土为黄河淤泥堆积”。当地制陶艺人介绍,黄粘土有软硬之分,黄河泛滥之前的黄粘土性硬,只能做泥盆、盘等简单造型的陶器,黄河泛滥以后波及到的地方,沉积的粘土性软,可塑性较强,能制作复杂造型的陶器。明代以后,盆罐村制陶在装饰技法和纹饰上吸收了当地东丰台木版年画、剪纸的艺术风格,出现了刻划、剔花工艺,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清晚期至民国时期。此时的盆罐村制陶在继承前期制陶技艺基础上,受当地评戏和皮影戏艺术的影响,在纹饰的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除了花鸟鱼虫外,出现了大量以传统剧目为体裁的人物场景画,在装饰技法上刻、划、剔花工艺较前普及;解放后,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第十六代陶艺传人韩穗树组建陶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更名为盆罐村工艺制陶厂。这时期陶器器形品种更加丰富,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如碗、罐、面盆、饭盆、脸盆、香炉、首饰盒、花瓶、花盆、随葬品下水罐、建房用烟囱等,其造型较前有所不同,更多从生活实用出发,设计新颖巧妙,讲求实效,且更具美感。产品销往我国华北、东北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