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曹如章,临泉人,安徽省“第一届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自创文德堂笔庄,带动当地制笔业蓬勃发展,所制毛笔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曹如章看来,师古但不能拘泥于古,只有敢于创新,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才能得到发展,“技术要不断开拓创新,做艺术家,还要做发明家!”为此,他把“精益求精”四个大字挂在了文德堂笔庄的最显眼处。一次,一位画家朋友闲聊时说:“最让书画家头疼的就是工具携带不方便,笔带多了吃力,少了又不行,如果有一种可大可小、软硬适中的多功能毛笔就好了。”这句无心的话却让曹如章苦思冥想、彻夜难眠。第二天,一个大胆构想在他脑中产生了:能不能设计一种特殊的笔,七支小笔围绕一支大笔,大、中、小8种笔,可拆可卸,各司其职,小到可写蝇头小楷,大到可书丈平方之字?经过反复实践摸索,“八柱擎天”笔终于问世,受到广大书画家的欢迎,被称为“笔中之王”。

字体不同,对笔的要求也不同,楷书草书求笔锋刚劲挺拔,重弹性;隶书、行书则求笔锋刚柔相济,重流畅。其中的关键,便在于制笔时毛质的选择。在这一点上,曹如章以大胆采用各种新材料而闻名。除了山羊毫、石獾毫等外,他制作的貂笔更是开貂毛制笔工艺之先河,被国家专利局命名为“中华第一貂笔”。


上一篇:【传统技艺】临泉毛笔制作技艺(安徽省)传承人:张修尧

下一篇:【传统技艺】界首刺绣(安徽省)传承人:刘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