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高氏美绣(天津市)
2021-01-04 11:15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天津市
【简介】
刺绣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平绣做为刺绣的一种,同时也是北方地区传统的刺绣种类,早在明清时期就已出现并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发展。
早在清末时期,有一个叫高汉林的先生,曾居住在大港小苏庄村,在平绣的传承和推广上启了很大的作用,他把儿时学到的手艺在青县、黄骅、静海、大港等地区推广,潘宝珠先生的祖太大窦氏就是在那个时期学会了一些平绣的技巧,在1915年以后,窦氏从小苏庄村搬迁至大港水库种福台村,她把学到的手艺传给了潘宝珠先生的奶奶邓富娥,邓富娥和她的丈夫潘福长在1952年带领全家几十口从种福台村搬到了西闸村,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潘宝珠的奶奶和他的母亲王瑞英主要绣一些生活日用品,从小看着母亲刺绣一些作品,深受母亲的影响于2000年开始投身美绣艺术制作。潘宝珠先生自幼喜爱美术绘画,对美术绘画有一定的功底,对于美绣的画图来说得心应手,他用针线穿刺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作品多种多样,有山水、有花鸟、有人物等等,颜色搭配巧妙,别具一格,栩栩如生。随着潘宝珠先生把美绣工艺做大做强,潘宝珠先生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他于2008年、2010年先后被评为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他的作品于2009年参加了北京国际博览会、2010年部分作品被选入上海世界博览会收藏邮票,2011年有六幅作品被选入北京世界华人特刊出版,并于同年登上世界华人报艺术特刊、中国翰墨艺术特刊。
高氏美绣艺术一直沿用传承工艺,首先先将要绣作品画在绣布上,然后再用事先制作好的模具把要绣部分固定住,把它撑起,然后将各种颜色的绣线通过大小不同型号的针,一针一线的沿着图画绣成,针型的大小通过图案的变幻进行转变。逐步形成了高氏美绣的清雅、工整、细腻、艳丽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