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天津市

【简介】

汉沽逗龙源于传统的民间舞龙,2012年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于清朝末期。那时的人们在求雨、庆祝丰收的时候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开始是在门板上用泥糊成龙的形状,由人抬着举行仪式,后来发展成用逗龙的形式代替。

汉沽逗龙不同于传统的民间舞龙,汉沽逗龙必须有两条龙,一条红色的火龙,一条绿色的水龙,每条龙身有7节,用竹篾做骨,外面裹步,每节长80公分,粗60-70公分,每两节间距2.5米,加上龙头,每条龙需要有8人共同表演。龙身内放入用蜡油缠麻制成的蜡烛,这样的蜡烛火苗小,燃烧时间长,可以避免引燃龙身。逗龙的时候,两条龙互相穿插、翻滚,看上去就像是二龙在追逐、戏耍,舞起来难度较高。逗龙结束后剩下的蜡根被称为龙蛋,象征的平安和吉祥,是群众争抢的对象。

汉沽逗龙服装为黄色、红色、蓝色演出服。采用一面大鼓、一个大锣、一个钹、一个铙、一个小铙钹。演奏起来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上一篇:【传统舞蹈】汉沽抢网高跷(天津市)

下一篇:【传统美术】高氏美绣(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