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传统音乐

【地区】天津市

【简介】

北塘街道宁车沽杨北村(南村分支)的五音武法鼓,因为是五种打击乐器(鼓、铙、拨、铛铛、釵歌)配乐,为此取名叫五音武法鼓。它最早出现于清代的光绪年间。由津南区盘沽村的老艺人高奎荣带领吕军、秦老三一起到宁车沽言传身教武法鼓的套路。

五音武法鼓经过不同阶段的磨练、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及代表性民间表演艺术形式的武法鼓之一。武法鼓的演员身着石秀式的服装,以不同习俗的需求,每人手持一对铜体响釵,围绕表演的套路五种打击乐声音清亮,表演刚劲有力,排列有序,充分体现了人们不畏困难、进取向上和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憧憬。

经历几代人的传承,现在的杨北村五音武法鼓队伍均是由生龙活虎的年轻人组成,并且吸收了其它民间表演形式的内容,增加改善了表现形式,使得武法鼓表演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为使多年来的民间艺术不失传,队员们虚心请教、敢为人先、创新实践、传承不断。








上一篇:【传统音乐】五音武法鼓(天津市)传承人:吕军

下一篇:【传统医药】王氏伤科整骨推拿中医疗法(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