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堆龙春播习俗(拉萨市)
2020-12-31 10:01
【类别】民俗
【地区】拉萨市
【简介】
西藏自治区第三批区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农耕习俗是人类历史上代代相袭的一种社会生产习俗,也是一种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农耕一般包括春耕、夏耘、秋收和冬藏等,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耕的每一步骤都伴随着不同的习俗,而这些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习俗经过传承、演变,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部分,与农业生产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堆龙德庆县传统的春播习俗主要有两项内容:在地里摆放白石头,围绕白石犁出五条畦沟,然后分别播种五谷。给庄稼地安放白石头,源于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藏族同胞崇尚白色,认为白石头有威慑能力,能驱魔吓鬼,把它放在田地中央,能抵御冰雹旱涝等灾害,能保佑庄稼的成熟丰收。
在春播节前三四天,各家要酿造青稞酒并给牲畜准备好装饰品。春播这天全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耕牛也打扮得花枝招展。耕牛的额头上还贴着日月辉映的酥油彩塑,牛角用清油擦得亮晶晶的,角尖上还绑上长长的彩棒,彩棒上有随风飘动的彩旗,有的还拴上染成红色的牦牛尾巴,远远望去就像田野上燃烧的火焰。
开播之前,人和耕牛都要美餐一顿。人要吃最好的食物,喝很多青稞酒。同样,给耕牛也喂很浓的酥油茶、青稞酒及其它精饲料,使牛带着微微醉意,情绪亢奋。
春播节那天日出之时,全村男女老少慢慢聚集在村前的耕地里,田边支起一口大锅,煮沸的酥油茶香气扑鼻。香柴堆也烧了起来,冒出阵阵白色浓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