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医药
  【地区】昌都市
  【简介】
  西藏自治区第三批区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说公元749年前,莲花生祖师和他的弟子来到日通地方的雕鹏岩洞,对当地的植物、矿物、草药等进行了研究,并写成秘诀药书,制成药丸藏于雕鹏岩洞,留给后人用。这不是只是传说而已,在《莲花大师传》和《历代藏区名人名医》也有文字记载。1711年至1714年,  康珠活佛根嘎登增来到了雕鹏岩洞神山,挖取药刃和秘诀药书并转述为文字,留传给木龙仓医师白玛扎西。距今300多年前,在日通地方有一户称般龙仓,现在还可见般龙蓝色城堡遗址,因其在墙头盖有蓝色琉璃瓦,故称蓝色城堡。白玛扎西便是出生在这户人家,是历史上有名的藏医祖师,他  培养藏医人才,继承、发展了前人的藏医药理论和实践成果。从白玛扎西(1681一一1756年)到现在的章松已经传了八代人,历史上称为般龙藏医药传代,般龙藏医形成的地域处在澜沧江流域,后人也称澜沧江流域藏医药。白玛扎西留传给般龙藏医本敏、扎才、王加、索曲、德勒、色维嘉、章 松等,代代相传下来。
  1705年,藏医学家丹真松在日通创办藏医学校,修建药厂,他亲自负责教学、研制藏药等。1755年,扩建藏医院,并研制珍贵藏药,1908年,七世帕巴拉活佛家为施主,从德格迎请当时藏医药等各方面有名的巨米旁和澜沧江流域藏医们研究了恶性肿瘤的治疗问题,并写有论著。1927年,藏医扎职权洛布赫阿旺登增在日通创办藏医药学校,培养了20多人;1962年,有名的藏医阿旺群增又培养了一批藏医药人才,他们成就显著,章松石其中之一。1971年章松创办西藏昌都日通藏医院,1995年创建藏药厂,2000年建立日通藏医药培训中心,2007年5月章松将其特色藏医药留传给班龙藏医第九代洛松斯朗,同时将医院更名为西藏卡若区日通乡民办藏医院,并获得由昌都地区卫生局发放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般龙藏医药经过伏藏传、教传、耳传等三传方式代代秘传,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风格,积累了数百种祖传秘方,在研制珍贵藏药和药浴治疗、热练水银和冷练水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在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给澜沧江流域特色藏医药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生机。目前,已形成医疗、藏药研制、藏医培训、藏草药种植、藏药的科学研究等为一体的藏医药综合发展体系。

上一篇:【民俗】鄂尔多斯服饰(鄂尔多斯市)

下一篇:【民俗】拉萨藏历年(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