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医药
  【地区】昌都市
  【简介】
  西藏自治区第三批区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苯教医术按照传统教历称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而目前学术界较公认的事3800年之说,最早的苯教医典《崩西医学》即是苯教的祖师辛饶米沃所创,并传给其子介布赤西而流传于世,至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从象雄国迎请的辛诺瓦董京等诸师的到来使苯教医术大量传播,当时的“苯教十二智者”中就有专司医药医术的一位大师,明教孜拉嘎玛跃德。(公元七世纪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与中原李唐王朝和尼泊尔联姻之后,藏区各地医学得到空前发展和交流,辈出医学人才和著作。)吐蕃王朝灭掉象雄国后,一支象雄贵族后裔逃难到琼波地区,即今天的昌都地区丁青一带,已融合各地医学但仍有古老原始文化痕迹的苯教医术也同时得到了保存和流传。
  丁青苯教藏医传统诊疗法除传统藏医的基本方法(望、问、闻、切)外,主要有除针眼和骨折接骨疗法两项,其中除针眼法是家传秘法,先用药物调理后让患者目视盆中的清水,再用七粒青稞加以治疗口诀即成,接骨法主要是通过对四肢骨折进行药物调理和临床处理,需要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真传医术。此二法都有比较方便的治疗手法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上一篇:【民俗】科尔沁服饰(呼伦贝尔市)

下一篇:【民俗】鄂尔多斯服饰(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