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山南市
  【简介】
  西藏自治区第三批区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从古至今,加查木碗因其质地结实、花纹细腻、外形美观,深受藏族群众喜爱。加查木碗制作工艺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嘎玛吉塘村木碗也因工艺精良而闻名在外。
  桑珠是加查县冷达乡嘎玛吉塘村人,加查木碗制作技艺传承人。
  见到桑珠,皮肤黝黑的他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提起木碗,外表憨厚的桑珠便打开了话匣子。他介绍说:“加查木碗种类繁多、造型多样,具有携带方便、美观耐用,盛装食物不变味、不烫嘴烫手的特点。”“在木碗制作过程中有五个步骤,分别为选材、风干、制坯、细磨、上色,每个步骤都非常繁琐,制作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要有一定的耐心和责任心……”
  “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说钟爱也好,说喜欢也罢,这一句简单的藏族情歌是老百姓对木碗感情的直白流露。
  桑珠祖上几代人都是加查县有名的木碗手艺人,长大后的他也选择继承祖辈的衣钵,走上了学习木碗制作工艺的道路。在他的带领下,一间简陋的家庭作坊发展为一家农牧民合作社,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家集手工艺品制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如今,西藏山南加查达布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区内外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从十几岁开始,桑珠就跟着同龄村民一起,带着工具和糌粑,踏着厚厚的积雪,翻山越岭釆挖虫草。农闲季节,他们还去加査县城、朗县等地打工。
  2000年,桑珠接过祖辈们的接力棒,开始全身心专注于木碗加工销售行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2014年,他在嘎玛吉塘村创办了木碗制作公司,吸纳全村剩余劳动力参与。
  从此,本着“弘扬西藏特色文化”为理念,针对旅游市场的纪念品中高端木碗为主打产品,营销策略上采取“西藏市场为基础、加快开拓内地市场”措施,桑珠投身于达布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开发、设计、加工、销售等,产品生产种类逐渐多元化,在品牌建立、市场销售及反馈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桑珠告诉我们,他一直努力想把公司打造成西藏最大、最有西藏文化特色的木碗制作公司。
  在西藏很多地方,流传着这样一个谚语:“一个上等木碗等于10头牦牛”。在国家政策帮扶及自身技艺的支撑下,随着生意日渐红火,他的木碗也走出了大山,甚至走进内地游客的饭桌上。桑珠终于迎来了自己事业的“春天”。
  2018年,公司纯收入达100万元,给全村创造就业岗位50余个,人均年收入5万元。桑珠还打通了线上的电商销售渠道,线下在拉萨市、林芝市、山南市加查县均建有实体店,生意越做越红火,群众的致富门路也越走越宽。

上一篇:【民俗】达斡尔族“雅德根服饰与器具”(乌海市)

下一篇:【民俗】土尔扈特婚礼(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