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拉萨市
  【简介】
  西藏自治区第三批区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糌粑是由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青稞干炒磨制而成,是藏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主食之一。制作糌粑的技艺有多种,而用水磨磨出的糌粑面却是最古老的制作技艺。
  用石盘做磨子,靠水能做动力,这种原始的粮食加工工具,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堆龙古荣乡,弯弯奔腾的堆龙河边,至今仍可见这样的水磨坊,这些古老的水磨,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像一首首悠悠荡荡的老歌。
  从古荣乡乡政府沿着219国道驱车前行10多分钟,左转进入一条土路,不远处,一排石头房子映入我们的眼帘。还未走近,“哗啦啦”的流水冲打水轮的撞击声和“吱吱呀呀”磨盘转动发出的震颤声便闯入耳朵。
  走进水磨坊,一阵炒青稞面的香味扑鼻而来。一个直径一米多的石磨盘不停地转动着,细细的青稞面从磨盘间慢慢滑落。
  古荣乡的石磨有它自己的特点,湍急的堆龙河水被引导到通往水磨的渠道里,河水流淌到水磨的木槽口,水流顺着木槽突然急速而下,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冲击力,巨大的金属叶轮被这股水流的冲击,高速的旋转。镶嵌在叶轮中间的中轴跟着转动,带动连接上面石磨的旋转,发出轰隆的鸣响,让人感到震撼。这样的水磨动力大,磨盘旋转速度快,磨出的面细,质量好。
  每个磨盘中有一个磨眼,石磨的上面放着一个黑布制作的方斗,是盛青稞用的,方斗呈倒金字塔形状,一根小木棍一头伸在方斗下方的小口,另一端放在旋转的石磨上,随着水磨的旋转,小木棍不停的抖动,青稞顺着方斗的小口均匀地流入磨眼里,通过石磨的运转,上面流进洞口的青稞,在两块石磨之间就变成了面粉,顺着上下石磨的边缘刷刷流到磨槽里。

上一篇:【传统技艺】白纳锻铜技艺(拉萨市)传承人:罗布占堆

下一篇:【传统技艺】古荣糌粑制作技艺 (拉萨市)传承人:尼玛桑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