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甘南州

【简介】

拉卜楞民间舞蹈(藏语为:卓)是夏河县民间歌舞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拉卜楞地区广大藏族群众喜闻乐见并流传不衰。久西草为该项目传承人。

至今沿袭不断的拉卜楞民间舞蹈(卓)随着当地历史、文化、宗教发展,逐渐形成自身体系。通过艺人们的不断丰富和广泛传授,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以致在20世纪40年代初,五世嘉木样年间出现了拉卜楞民间舞蹈(卓)的兴盛时期,使拉卜楞民间舞蹈(卓)的声誉骤增,名蜚甘、川、青藏区。以上情况虽无文字可查史料为凭,但拉卜楞民间舞蹈(卓)方兴未艾的阵势、拉卜楞地区老少皆可即兴咏歌、手舞足蹈的现状和人口皆碑式的一致公认,历史渊源是一清二楚的。

拉卜楞民间舞蹈(卓)的表演形式灵活随便,有一定的程式,无道具,无统一服饰要求,参加表演的男女身着生活便服,一般讲究的是藏式长袍和衬衣,腰束红绸腰带,脚穿藏式长筒靴。冬戴皮帽、夏戴礼帽。表演场地不拘,人数不限,大部分舞蹈男女均可参加。因人因地可随意组织与各种场合相适宜的规模。拉卜楞民间舞蹈(卓)迄今无专门表演队伍,完全属当地藏族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文艺活动。参加娱乐活动的群众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表演者和观看者情感相应,情趣互染,表演区与观众区完全沉浸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之中。这也是身受藏族群众喜爱,使拉卜楞民间舞蹈(卓)根植于广泛群众之中,至今愈演愈盛的根本原因所在。

拉卜楞民间舞蹈(卓)就其表演内容而言,一般都为祝愿亲朋挚友、新婚夫妇幸福美满,吉祥如意;赞美山川大地、草原河流、日月星辰、碧空苍穹的壮美英姿;怀念父母兄长、良师益友的恩德;歌颂佛祖的圣明,佛法的无量的情绪舞蹈。

拉卜楞民间舞蹈(卓)的表演时间通常在新春佳节,喜庆吉日。按不同性质的日子表演内容相适应的民间舞蹈,以表达恭贺、祝福、赞颂、歌唱、拥戴的心愿。

拉卜楞民间舞蹈(卓)的动作丰富,舞姿绰约,已形成具有美学价值的左、顺、开、屈、颤、甩、俯七种特点。整齐一致节奏性强的脚踏步,轻盈敏捷的翻身辗转,飘逸大方的抛袖甩臂构成拉卜楞民间舞蹈(卓)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再加上表演者边唱边舞,可谓是真正的“载歌载舞”,舞蹈场面又多是面面相观的圆圈式,感情交流聚成中心热点。每每表演起来都是情趣盎然,欢悦异常。

拉卜楞民间舞蹈(卓)的音乐旋律大多为欢悦、明快、抒情、悠扬,与舞蹈形成统一和谐的艺术氛围。

由于拉卜楞民间舞蹈(卓)已广泛成为藏族群众每逢欢乐、喜庆场合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渐渐约定俗成,舞蹈的排列虽无严格规定,但也形成了一定的程序,例如娱乐活动达到高潮时,男女各拉队伍,组成阵容,互相挑战迎战,欢乐气氛异常热烈。每到活动结束时,总以参加人数最多,祝愿吉祥如意的“扎西,扎西”舞蹈作为收场节目。




上一篇:【传统技艺】古战申氏金属加工技艺(甘南藏族自治州)传承人:王九西加

下一篇:【民俗】夏河香浪节(甘南藏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