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南木林县土布加谐钦(日喀则市)
2020-12-29 14:42
【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日喀则市
【简介】
西藏自治区第二批区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谐钦(南木林土布加谐钦),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南木林土布加谐钦又名“次久(意为藏历初十)谐钦”,由八世班禅丹贝旺秋所创建,是历代班禅前往驻锡地扎什伦布寺时沿途所举行的盛大迎送活动中一种专门的民间舞蹈,流传在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一带。在藏语中,“谐”指歌舞,“钦”有盛况或隆重之意。南木林土布加谐钦起源于清代咸丰五年(1855),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文化特征:南木林土布加谐钦以歌舞为主,表演具有浓厚的藏族气息,歌词内容多样化,既有古典文人诗作,又有民间歌谣等,表演形式多样化。表演中,大部分有着相对规范的结构、曲式,各套中的调试、手势、旋律、节奏、速度,各有一定之规。男女服饰具有浓厚的西藏地区民族风情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土布加谐钦的歌词共有25篇,据传是由八世班禅丹贝旺秋创作的。
土布加谐钦在特定的时间、场合表演,以丰富多彩的词句内容、淳朴浑厚的曲调、庄重典雅的表演和热烈整齐的节奏表达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其服饰道具典雅庄重,表现形式淳朴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