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芒康县三弦舞(昌都市)
2020-12-29 14:40
【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昌都市
【简介】
西藏自治区第二批区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弦舞起源于昌都地区芒康县曲孜卡乡,其舞姿具有古朴、典雅、悠扬、舒畅的独特魅力,深受群众的喜爱。来往旅客对三弦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三弦舞成为藏东南地区和藏、川、滇交界处非常著名的舞蹈。
2008年6月,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申报的“芒康三弦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三弦舞起源于芒康县曲孜卡乡达许村境内,据考证距今己有四、五百年的悠久历史,至今除该乡境内广为流传外,在周边地区也较为知名。三弦舞是以三弦琴为伴奏乐器,传说琴头是龙的头,琴身是龙的脊梁,琴弦是龙的筋;而现今的三弦琴是以纯木制成。
艺术特色:芒康的三弦舞具有古朴、典雅、飘洒、悠扬而欢快的特点,并且在反映民众生活,抒发思想感情,表现出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方面都具有独特之处,是藏民族继承和发展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曲孜卡三弦舞起源于芒康县曲孜卡乡达许村境内,据考证已经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芒康县曲孜卡三弦舞历史悠久,古老神奇,形式独特,民族气息强烈,高原特色浓郁,歌舞内容丰富,其歌舞传统弥足珍贵,在藏、川、滇三省区交界处及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都有重要影响。三弦舞以三弦琴为伴奏乐器,表演时男女聚集翩翩歌舞,歌词动听、节奏悠扬、时快时慢。音乐以淳朴明亮、唱腔奔放流畅为特点。三弦舞不受人数、场地等限制,男女齐唱,边唱边跳,一般都在悠扬缓和的乐曲当中开始,经过流畅欢快的中场表现,在升腾热烈中结束,均以避灾祛祸、庆祝丰收、祝愿吉祥为主要内容。
三弦舞的表演是以男女聚集翩翩歌舞,歌词动听、节奏悠扬、时快时慢。音乐以淳朴明亮、唱腔奔放流畅为特点。不受人数、场地等限制,男女齐唱,边唱边跳,一般都地在悠扬缓和的乐曲当中开始,流畅欢快的中场表现,升腾热烈中结束,均以避灾祛祸、庆祝丰收、祝愿吉祥为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