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临沂市
  【简介】
  尧的传说,流传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和山西省绛县的民间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尧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后代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尧寓村存有的古石碑、庙宇等遗址及遗迹,据说都与尧王有关。每处关于尧王的民间传说内容都十分丰富,情节也曲折动人,代表作品有《尧王兴拜年》《埋人的说法》《娥皇女英拜寿》等。鄄城县境内与帝尧相关的民间传说丰富多彩,有尧王“箕山访许由”“历山访舜”“尧嫁二女”“智试娥英”“尧葬谷林”等十余种。 2008年,鄄城县人民政府将“尧的传说”列入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7日,尧的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山西省绛县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Ⅰ-35。
  中国自古有“三皇五帝”的说法,然而“三皇五帝”指哪几位,历来众说纷纭。在角逐“五帝”人选的上古先贤中,尧帝入选了大多数版本。
  按照《史记》130篇第一篇《五帝本纪》记载,尧叫做放勋,他的父亲是黄帝的曾孙帝喾高辛,五帝中的第三位。本来帝喾死后,尧的异母兄挚成为帝,但干得不好,被弟弟放勋取代了,称为尧帝。
  《五帝本纪》写道,“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这是对尧品行的歌颂。尧具体功绩有什么?《史记》写道,尧命令羲氏、和氏制定历法,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等人到四方,按照天时指导民众耕作。如此看,尧通晓天文,也和古人所说上古之人皆知天文吻合。
  更高明的是尧选人用人的能力。《史记》中对尧的记载大部分是讲他对下属的判断和选择。在治水问题上,下属推荐鲧,尧认为他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可用。大家要求让鲧试一试,尧也同意了,最终证明尧对鲧的判断准确,鲧治水失败。最终完成治水大业的是鲧伟大的儿子禹。
  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他否定了共工,认为他好讲漂亮话,用心不正。又否定了自己的儿子丹朱,认为如果“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更好的选择是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即便放弃家族继承,尧也不愿意“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尧这种以天下苍生为重的意识,开创了古人推崇的“禅让制”。但尧选择舜,也不是拍脑袋,首先舜贤孝名声在外,是当时的知名人物。尧为进一步考察舜的品行,让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这两位就是娥皇、女英。之后,尧对舜的考察长达20年。20年间,舜的表现得到天下人的信服。
  尧死后,传位于舜,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自己到南河之南居住。而诸侯都不去觐见丹朱,只觐见舜。有狱讼也找舜解决,只歌颂舜而不歌颂丹朱。这样舜才又顺理成章成为帝。
尧的襟怀和舜的贤德,让尧和舜成为后世典范。尧舜的时代成为古人心目中的理想时代。
  临汾作为帝尧的都城,流传着众多与尧王有关的民间传说,如《尧王出世》《尧王嫁女》《帝尧和浮山》《尧王拒礼》《尧王访蒲伊》《尧王让贤》《尧都村的传说》等,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尧的高尚人品、美德以及在历史上的卓越贡献。
  主要内容包括:以《尧王访舜》为代表的以德治国、礼贤下士传说;以《尧立诽谤木》为代表的替民解忧、关怀民生传说;以《尧王夜观天象》为代表的制定第一部历法传说;以《尧王嫁女》为代表的尧舜平民化和生活情趣故事;以《六月六接姑姑》为代表的尧舜风俗儿歌传说。

上一篇:【传统音乐】秦州唢呐艺术(天水市)传承人:王百义

下一篇:【传统音乐】蒙古族民歌(科尔沁叙事民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