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金华市
  【简介】
  赵福林从小喜爱唱歌,金坞村在1950年成立了婺剧团,他经常去婺剧团听戏。赵福林的父亲在村婺剧团负责敲三弦,他跟在父亲后面学习、帮忙,到14岁时也加入了村里的婺剧团,一边务农,一边在婺剧团里扮演小卒角色,16岁就跟随婺剧团到浦江各地以及新安江等地演出。
  文化大革命以后,当时赵福林40岁左右,闲暇时间经常到隔壁童坞村听戏,童坞村婺剧团有人花脸唱得很不错,赵福林在看戏时就开始自己琢磨学唱大花脸。事有凑巧,金坞村婺剧团几名主要演员到潘宅去听戏,偶然听到潘宅婺剧团张根奶的唱腔十分优美,再加上他扮相俊俏,演技精湛,便想尽办法把张根奶请到村里来教唱。张根奶主工花旦,戏路很广,当时在业内已小有名气。从小就在婺剧团耳闻目染的赵福林,一直把婺剧团里师傅们唱的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取众人之长消化吸收,经过张根囡师傅的点拨,技艺精进很快,最擅长演唱梨花二凡,并很快就在村剧团中崭露头角。曾在《三支箭》中扮演包公角色,后又演过《九龙阁》、《五虎平西》、《太师回朝》、《曹恩上路》、《龙虎斗》、《哪吒下山》等剧本。
  金坞村婺剧团在1985年解散后,赵福林外出打工,到浦江县城浦阳镇从事清洁工作。到县城工作后,赵福林有了更广阔的表演平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1998年他加入城东什锦班,1999年转入城北什锦班至今,每周都参加什锦班训练。赵福林最擅长演唱的曲目是《列国志》选段《崔子弑妻》。如今,每次有浦江乱弹演出,他必唱《崔子弑妻》。
  如今,随着赵福林演出次数的增多,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也大有人在。赵福林对于前来学习的人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然而,由于他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交流起来颇为费力。于是他就通过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演唱来说明。台上、台下、厅堂、家中、田间、地头都能成为他传承与交流的平台。男女老少都成为他忠实的听众和传承对象。夏日的夜晚,凉风习习,浦江乱弹爱好者们聚集在一起,一边乘凉,一边聆听赵福林演唱浦江乱弹。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互相交流、切磋,共同探讨浦江乱弹这古老的艺术。三十余年来,他所传授过的浦江乱弹爱好者郑国音、张金财、赵玲风、黄石世等人现都已成为活跃在浦江乱弹舞台上什锦班中的知名艺人。

上一篇:【传统美术】浦江剪纸(金华市)传承人:杨新花

下一篇:【民俗】婺州南宗祭孔典礼(金华市)传承人:孔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