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凉州宝卷(武威市)传承人:赵旭峰
2020-12-24 16:11
【类别】传统音乐
【地区】武威市
【简介】
凉州宝卷是流行于武威市的一种民间吟唱文娱活动。其滥觞可追溯至唐代宣传宗教经文的敦煌变文,后经宋代说经演变,明清时期逐渐衍生为民间说唱曲艺。凉州宝卷内容多以谴责忤逆、规劝孝道、隐恶扬善等为人处世、立言立德标准为主要题材,具有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形式灵活多样、语言朴素生动、内容题材广泛等特点。赵旭峰为该项目传承人。
农闲时节,武威农民们三五成群,或几十个人聚成一团,津津有味地听人演讲宝卷。随着念卷人情绪的变化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念卷人念到一定的“接口”时,听众们还会不约而同地加入集体朗诵和合唱。宝卷不仅是一种简朴实用的民间娱乐形式,也使人们从中受到一定的教益。
宝卷的主要形式是韵白结合,有说有唱,一唱三叹。其中,白话相当于戏曲中的道白;韵文则是念卷人渲染气氛的吟叹。宝卷唱词有五言、七言、十言不等,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笛子、鼓等,传播方式采用师徒口传心授的传统。
宝卷卷首一般都是定场诗,预示故事情节发展,如“池塘水满今朝雨,叶落庭前昨夜风。今日不知明日事,人争闲事一场空”;然后以白话念卷“却说…”开头,进入正文部分;结尾部分一般都是千篇一律的收场诗,由于内容都是总结、点题、警世的,故又称劝善诗,类似于变文中的偈语、偈赞,如“男为孝心,女为贤良”,有总结主题的作用,这种结构与明代小说颇为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