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红曲传统制作技艺(义乌红曲)(金华市)传承人:陈豪锋
2020-12-24 16:03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金华市
【简介】
陈豪锋从1975年开始跟随父亲从事义乌红曲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工作,到1998年收购、继承了赤岸丹溪酒厂之后,他为了让义乌红曲重现当年色、香、味,与其它红曲类区分,他在2000年10月22日-25日参与出资举办了在浙江工业大学召开的首届东方红曲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先从红曲菌种选育入手,对红曲生产工艺、配方、生产季节、红曲质量等进行了连续跟踪研究,并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科研项目的开发,共承担义乌市科研项目6个,省级科研项目4个,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2个,其中2个省级重点项目“降脂红曲醋、红曲酒的开发与研制”荣获义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个省级重点项目“高含量天然γ—氨基丁酸红糟技术及降压食品的研制”,2007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专家组验收,荣获义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酿酒功能红曲的开发与生产应用》通过浙江省科技厅专家组的验收。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降脂红曲醋加工关键技术中试”于2008年通过验收。同时,使得公司拥有发明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丹溪牌商标是义乌市唯一的中华老字号,丹溪酒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义乌市十佳农业龙头企业。2010年,公司成为“金华酒酿造技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
为更好地实施“义乌红曲传统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陈豪锋于2003年在赤岸镇雅治街、东朱等地建立了1270亩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合同,通过“五统一”(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管理模式管理农户,公司不但从中国水稻研究所引进高产优质糯稻新品种—春江糯2号和浙糯5号新品种发放给农户,而且以高于市场价0.2元/斤,订单回收农民种植的糯谷,使基地480户农户增收116.3万元,带动面上农户1430户,使农户在产品加工中得利,在流通中增收,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2005年,1270亩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厅产地认定。“春江糯2号”引进推广与应用项目荣获义乌市人民政府2005年度农业丰收奖叁等奖。浙糯5号新品种推广与产业化开发项目荣获2006年度农业丰收奖叁等奖,第贰完成人。2001—2004年,陈豪锋被义乌市人民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人员”。2007年获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奖,被评为义乌市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1年被评定为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义乌红曲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被评定为首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义乌红曲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多次参加东方红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举行专题讲座,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加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山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日本国际食品展、澳大利亚食品展、马来西亚食品展,不遗余力地宣传“义乌红曲传统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