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武道芳.jpg


武道芳,1942年6月出生于和县原城南乡沈朝行政村沈家山街道。因自小家境极其贫寒,所以她没念过一天书,但她却是个天资聪颖、过耳不忘的唱戏胚子。

1981年,安徽海威特音像公司竟将大批的音像设备运到了当时正在和县五显集唱戏的武道芳戏班子来,连续将武道芳的多部代表作录制成音像磁带。据介绍:"该公司将武道芳经典庐剧翻录后,销售到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录音录像带和光盘,可以用火车皮子来装。"此后只要武道芳一演唱,就有一些老戏迷在台前排起长队,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录音机将武道芳的唱段现场录下后,立即回去翻录,再以每盘数元不等卖给其他戏迷。后来,武道芳的大部分作品被拍成多部、多集电视连续剧,先后被安徽、江苏、河南、香港、台湾等地多家音像出版社和音像公司灌录成大批量的音像磁带和VCD光盘进行销售,使武道芳的庐剧表演艺术得以广为流传。

1988年武道芳被省内戏剧界特邀参加了"安徽省民间表演艺术家协会",并被推选为协会主席。

1995年9月10日,鉴于武道芳对庐剧表演艺术的突出贡献,她被特邀参加了国家在北京举办的建国后首届《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参展作品《皮氏女三告》等经典庐剧荣获了优质奖,她的简历被录入了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大型权威辞书中。

2006年其艺术成就和突出贡献受到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安徽日报》首先以《迟开的山花》为题进行了宣传,和县电视台也拍摄了《迟开的山花》专题片予以了报道。

现在,武道芳虽然年过花甲,子孙满堂,但她仍为毕生钟爱的庐剧而激情活跃在乡间庐剧的舞台上,真可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上一篇:【民间舞蹈】定边皮影道情戏(陕西省)传承人:贺九彪

下一篇:【传统戏剧】徽剧(徽戏童子班)(安徽省)传承人:邵名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