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传承人简介】
  傅兴德出生于1949年4月,中共党员,义乌师范毕业。他从小酷爱婺剧,在初中学习时就学会了拉二胡和吹笛子。1966年正月,村里成立了什锦班,开始学习正吹,师承金狮村的金茂孝老艺人。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和刻苦练习,正吹里的唢呐、笛子、先锋,傅兴德无一不精。后又自学鼓板、板胡等乐器,集吹、拉、弹、唱于一体,是浦江什锦中不可多得的全面人才。
  旧时什锦班所使用的乐谱都是工尺谱,学起来速度很慢,为了方便学习,傅兴德开始研究简谱,把工尺翻译成简谱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演奏起来既快又方便。2002年下半年,浦江县教育局教育工会成立了教师民乐队,傅兴德由正吹位置坐上乐队指挥(司鼓),由于教师民乐队缺少资金,没有教的老师和演奏资料,傅兴德就开始学习记谱,根据浙江婺剧团的演出录像把谱记下来形成剧本,再装订成册供教师民乐队演奏,同时对教师什锦班进行辅导。由于他记下的剧本与演出录像一样,再配合观看视频,学起来既方便又快捷,又因为采用的是浙婺的曲,格外动听,所以傅兴德的剧本在全县什锦班范围内迅速流传,并开始普遍使用,反响很好。他用十余年时间记下大小婺剧剧本30余本,这些剧本不但在本县坐唱班内流传,还被外县
一些剧团采用。松阳县西屏街道戏曲演出团表演的婺剧《洗马桥》和《碧玉球》就由傅兴德记谱整理,博得观众的一致好评。最近,他又完成了婺剧选曲上、中、下的记谱工作。
   为使婺剧和浦江乱弹的种子在全县什锦班范围内撒播,傅兴德于2008年开始对什锦班进行辅导,由于他吹、拉、弹、唱一人能扛,基本上的乐器都能演奏,辅导时身兼数职,很受各什锦班的欢迎。到目前止,已辅导了10余个什锦班,带出学生100有余,都能在各种场合进行宣传演出。
    鉴于他在浦江什锦上做出的努力和贡献,2007年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农村文化示范户”光荣称号,与此同时,各级电视台、报社也纷纷前来采访报道傅兴德。浦江电视台直通百姓栏目播放了长达3分余钟的《傅兴德和他的26本婺剧曲谱》;金华晚报也刊登了题为“潜心研究编写出26本婺剧戏谱《傅兴德:难以割舍的‘婺剧情结’》”的长篇报道。
   2008年傅兴德老伴患癌以来,虽然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老伴身上,但他对自己是“浦江什锦”非遗传承人的身份一刻都不敢忘,再忙再累仍不忘整理剧本和演出宣传,特别是今年他老伴癌症复发,每天8小时以上的艾灸和按摩让他精疲力尽,但傅兴德还是参加了垃圾分类宣传演出,演奏浦江乱弹,并利用晚上时间辅导本社区什锦班的新学员,还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继续整理剧本,力求使资料更加完美。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保护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的大事,傅兴德决心今后更加努力,在他的有生之年,用自己的毕生余力,为保护和弘扬浦江乱弹,在继承和发展浦江什锦方面作出更多的贡献!

上一篇:【传统戏剧】乱弹(金华市)传承人:林红阳

下一篇:【民俗】抬阁(浦江迎会)(金华市)传承人:张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