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民俗

【地区】酒泉市

【简介】

酒泉在汉代就位列河西四郡之一,自古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这里祁连山脉连绵,在夏季也有银装素裹的冰川雪景;这里连接浩瀚的大漠戈壁,拥有独特的戈壁海市蜃楼之奇景;又在此形成盆地,清泉碧波,沙中绿洲,构成了雄浑独特的西北风光。想想看,在这样一片土地上诞生的社火,那必定是与众不同的了。

而社火,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李生茂为该项目传承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

远古时的人类,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对于生死和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对日月、灾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想通过祭祀神灵来保一方物阜民安。

当人们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

《礼记·祭法》中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所以,社火就诞生了。因社火的排练和演出时都要放火,名曰煨火,因此称之为社火。

古时社火表演仪式十分隆重,有很多讲究。

据传,社火在每年春节前腊月间开始排练,在排练时先由一位老者用麦草在排练场地中央放火,焚香、化表、燃蜡,然后方可开始排练。

腊月二十三社火队伍全部穿戴化妆进行彩排,在村庄主要地段巡回演出,俗称“扫街”,完备之后所有人员均围火而转。

社火的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作场子三种,人们可在田间地头、乡村的主要街道,还会去老百姓的家中耍演一段,为的就是要演出的演员全部是普通老百姓,人们把春节当成是庆丰收、庆太平、迎幸福的日子,在春节前后舞社火可以使人们增加来往、沟通关系、相互协助、促进团结。如此一来,全村老少,好不热闹。




上一篇:【民俗】酒泉地蹦子(酒泉市)

下一篇:【传统戏剧】瓜州木偶戏(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