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天水泥塑制作技艺(天水市)
2020-12-19 15:20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天水市
【简介】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其历史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唐朝时达到顶峰,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出现小型泥塑玩具,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
“天水泥塑制作技艺是随着北魏时佛教文化在民间的逐渐兴盛而萌发发展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赵旭辉一边与记者交谈,一边捏制泥人,一团团略带红色的泥团,经过他双手的捏捏整整,很快便成了一个盘腿而坐、头围毛巾的农村老太太。
赵旭辉说,泥塑的制作其实是极为复杂的,从选用泥土到泥人成形着色,有许多工艺技巧。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等四个基本步骤,每一道工序又分为很多小的环节。
“天水泥塑制作分布较广,艺人多,”赵旭辉介绍,天水市秦州、麦积、甘谷、武山、秦安等县区均有制作泥塑的艺人,尤其秦州区杨家寺乡的泥塑制作规模较大,影响深远,其作品造型逼真,物细腻,色彩庄重,形态典型。
赵旭辉说早期泥塑主要是塑神佛像,“后来觉得太单一,年轻人嘛,就在此基础上,开始塑一些生活中的人和物,算是开创了一个‘天水赵氏泥人’流派。”谈起自己的泥塑技艺,赵旭辉满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