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嘉兴市)传承人:胡建民
2020-12-19 14:03
【传承人简介】
胡建民,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08-05。
1990年胡建民被招进五芳斋从事裹粽工作,师从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第3代传人朱菊菊师傅。在朱师傅的言传身教下,他很快就掌握了五芳斋粽子制作的传统技艺。
由于个人技术突出,后开始担当起师傅的责任,在他裹粽的日子里,时时不忘指点新来的员工,并将所学技术则倾囊相授。因其技术娴熟、心思细腻、勤奋好学,他成为“工而优则仕”的技术带头人,重大技改、科研的负责人。在他的传承下,企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裹粽能手,其主要带领的两名徒弟张能明和张有英更是青出于蓝、材优干济,现分别在五芳斋技术、生产部门担任重要管理职位,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还有两位主要的徒弟分别是屠彩虹和王霜,是五芳斋优秀的裹粽技师。
作为企业技术的负责人,他十分注重新品开发工作,深知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百年企业焕发新的光彩,企业得以发展,才能更好的传承。他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眼光,决定着新品研发的方向,并带领研发人员不断开拓,积极建立新品推广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近年来推出的粽子新品有30余种,多款产品已经成为企业的销售明星产品,如:巧克力粽、绿茶莲蓉粽、经典枣泥粽、禾风海鲜粽、儿童营养粽、营养素粽等以其出众的口味及绿色健康的产品理念,广受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的好评,其中绿茶莲蓉粽还获得了产品发明专利,而新推出市场的巧克力粽、经典枣泥粽等则以其清新时尚的风格,在产品结构上填补了较为薄弱的年轻消费群体产品模块的空白。在他的努力下,其带领的食品研究所团队已由原来的3个人发展成至今具有20多人的专职研发队伍,该团队在2011年曾被评为嘉兴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等荣誉。
除了重视新产品基础开发外,他也非常重视粽子工艺的改进和研究,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带领公司科研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共同研究粽子新工艺及生产环节机械化改造。2015年应市场需求成功研制出保鲜粽工艺。该工艺旨在保持传统新鲜粽口感的同时适当延长保质期,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该工艺的研究可使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到口味好且品质佳的新鲜粽,解决了新鲜粽保质期短的技术难题。
胡建民认为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传承的同时要抓创新,但创新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传承基础上,因此他将传统的制作技艺与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相结合,着重完善标准化的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通过在标准化方面的不断努力,公司的标准化体系得以日益完善,标准化体系运行高效顺畅,目前共有管理标准68个、技术标准459个、工作标准39份、收集相关法律法规80个。2008年,公司获得了“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
作为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他深知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性,在其工作职责下,严格把控粽子质量安全,同时注重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更是以身作则带头参加质量专业资格考试、质量体系审核员考试,并严格要求,培训引导,培养了一支多方面质量知识的专业队伍,其中有1名全国专业标委会委员、1名QS国家注册审查员、3名质量工程师、5名助理质量工程师、18名质量体系内审员、20名HACCP体系内审员、14名ISO14000体系内审员、2名计量体系内审员、2名标准化体系内审员、4名卓越绩效自评师。
作为企业代表性传承人,他还承担了五芳斋粽子三大生产基地(嘉兴、成都、东莞)的厂房设计、车间布局、生产流程、生产工艺设计等工作,并为企业培训了当地的裹粽员工,使新工厂得以顺利开展生产工作,同时也扩展了粽子制作技艺的传承范围。
28年的粽子科研经验为他成为粽子领域的专业人士奠定了基础,但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学习的空间,在日常中坚持利用空余时间补充食品知识,并将自己所学与生产实践进行结合,其承担的多个技术创新项目都获得了显著的技术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他主导的有关粽子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工艺研究为五芳斋粽子生产机械化找到了很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