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驻马店市

【简介】

据史书记载,中国的剑文化起源于西周,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

河南省西平县棠溪乃春秋战国著名冶铁铸剑圣地。《战国策》载:“韩之剑戟,出于棠溪。”《史记》载:“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在《史记?苏秦传》中,就曾记载苏秦前往韩国,游说韩宣王联合赵国等对付秦国时强调:“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卒之剑皆出于冥山棠溪”。《太康地志》说:“棠溪在西平,其水淬刀剑,特坚利,为干将、莫邪所从出,亦名川也。”《中国通史》的作者白寿彝老先生生前也曾到这一带考察,并在书中写道:“河南西平有冶炉城,有棠溪村,都是韩国著名铸剑处。西平有龙渊水,淬刀剑特坚利。”

由于西平棠溪冥山矿石含铁量丰富,且龙泉水质独特,适于淬刀剑,因此当地冶铁、铸剑业十分发达,据史书记载,其发展规模曾达480 平方公里,涵盖了西平、舞阳、郾城部分地区,仅工匠就有 7000之众,就连铸剑名师欧冶子、干将、莫邪等也均在棠溪铸过剑,此地几乎就成了中国古代兵工厂的基地。史书原文称“十里棠溪十里城”,“工匠七千,竟夜如昼”,“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酒幡掩翠柳,铁歌奏更天”。现在西平还保留有出山镇和酒店乡两个地名,是当年宝剑出山和工匠饮酒之处,繁华可想而知。历史上的棠溪、龙泉等九大名剑就是在西平棠溪所铸。

自秦至唐宪宗元和年间的上千年,历代中央政府均在西平设置铁官,督办兵器制造。

唐元和 12 年冬,宪宗发兵平定中原叛乱,李朔雪夜入蔡州,平定了叛乱之后,为防止藩镇再次割据作乱,将棠溪冶铁城夷为废墟。自此,棠溪宝剑从历史上消失。留到今天的,只有在西平县酒店乡一个战国时期冶铁铸剑竖炉的遗址,它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传统美术】玉雕(镇平玉雕)(河南省南阳市 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技艺】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