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艾庄铜器舞(许昌市)
2020-12-16 15:57
【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许昌市
【简介】
铜器舞是发源于许昌市艾庄回族乡的舞蹈,始于清朝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2006年10月,艾庄铜器舞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绝大多数舞蹈起源于巫术与宗教祭祀。“舞,允从雨。”(殷墟卜辞)这句话更直接地表明了中国民间舞蹈与求雨仪式的关联。
据说,清朝时期,当地十年九旱,为祈求老天“开恩”降雨,便有了举办求雨仪式的铜器社。求雨时,铜器社先找一名偷水者,称为“水倌”,又叫“码子”,多是村里不全精的人。偷水时,“码子”要反穿羊皮袄,跑到村外水塘灌一瓶水。这时,铜器社的人敲锣打鼓地在后面装腔作势追赶。铜器越打越快,喊声越喊越大,一直追到“码子”将水偷回家,将一瓶水洒到地上,再焚香、烧纸求神,至此,求雨活动才算结束。铜器舞的雏形便由此形成。
1947 年,刘邓大军路过此地,鲁湾村铜器社组织了近百人,轮流演奏,为部队送行。一位团长听后赞道:“此铜器能鼓我士气,壮我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