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鹤壁市

【简介】

九河黄酒的酿造历史可以追溯至明初。明朝洪武年间,王氏家族从山西迁至河南的胡垒村(即今鹤壁市山城区大胡村),与他们一同到来的,还有源自山西的酿酒工艺。那时的酿酒工艺,要么是通过蒸馏法,制出醇厚浓烈的白酒,要么就是不经蒸馏的黄酒。一名叫王亮的族人将白酒酿酒技法和当地炮制米酒的方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黄酒酿造工艺。从此,这种酿酒技法就成了王家独有的技术,代代传承。最盛时,曾达到“九河有田万亩酒铺百余”的盛况。明朝诗人陈大宾便曾登大伾山、饮九河酒,写下“怪石穹窿夏木阴,移觞倚月共披襟”的诗句。

虽然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当年的王氏家族已然不复当日,但如今穿行在明清时的王氏故居,“九门相照”的古朴院落仿佛仍在诉说着当年满村传酒香的辉煌。
  和王氏家族一样,九河黄酒的酿造技法经历过辉煌盛世,也饱经磨难沧桑。在“文革”时期,被王氏族人视作珍宝的酿酒技艺更是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许多人纷纷改行,从事这一行当的人越来越少。如今还坚守着这门古老技艺的,只有王凤金、王洪有兄弟。已经62岁的王凤金是九河黄酒酿造技法的第十九代传人,他已经与黄酒打了半辈子交道。说起酿酒,他如数家珍:“造这个酒,得夏天制曲、秋天晾晒、冬季酿造、春天蒸馏,四个步骤对应四个季节,一点都马虎不得。

据他介绍,九河黄酒以当地饱满优质的黍米制曲,以大胡村清洌纯净的古井之水酿造,以蒸馏冷却之法提纯,在密闭酒缸中经过一年的自然沉淀才能出产,通过此法酿出的黄酒呈琥珀色,清洌甘甜,余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除此之外,因为采用黍米为原料酿制,酒中富含粗蛋白、麦芽糖、葡萄糖、糊精、甘油、酸类、琥珀酸、乳酸酯类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每升黄酒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高出数倍,被誉为“液体蛋糕”,更可配以药物,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健。因此,九河黄酒一经面世就在乡间广为流传,谁家酿了酒,总有街坊邻里前来讨要几斤回家品尝。

“那时候酿酒,我们都是全家上阵。每到出酒的时候,都跟过年一样,特别热闹。虽然当时一个个都累得不行,可看到酒酿出来,还是高兴得很。”王凤金说。

在他的描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在烟雾蒸腾中,冷凝缸中琥珀色的美酒沿着竹管一滴滴注入酒坛。

上一篇:【民俗】嘉善淡水捕捞习俗(嘉兴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南湖画舫制作技艺(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