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二簧戏(平顶山市)
2020-12-15 12:49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平顶山市
【简介】
“二黄”来自安徽形成于鄂东与安徽毗邻地区,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二黄都同西皮腔调并用,合称“皮黄”。在湘剧、桂剧等剧种里,二黄又称“南路”,同西皮称为“北路”相对,或合称“南北路”。在皮黄中二黄凝重,西皮明朗。
京剧二黄包括包括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垛板、散板、摇板、回龙等板式。同西皮相比,二黄一般较为沉着稳重、凝练严肃。另有反二黄腔调,又叫二黄反调,也包括导板、慢板、原板、散板等板式,旋律升降起伏较二黄为大。
清初,西皮是汉调的主要唱腔,二黄是徽调的主要唱腔。清中叶西皮、二黄开始合流,至道光年间,徽、汉二调在北京成为京剧的基本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