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宿迁市
  【简介】
  沭阳桑墟舒窑红陶技艺是沭阳县民间一种传统制陶技艺。它主要是生产日常用陶罐。流布于沭阳县周边及连云港、新沂市等部分地区。
  明末清初,从江西来沭阳的生意人,在沭阳做瓷器生意,落户到桑墟舒窑,做盆做缸。由于舒窑的土中含有铁,所以烧制出的陶器呈红色,故称红陶。
  色或黄色,无杂质,晾晒;二、将晾晒泥舂碎加水搅拌成泥坯,需恰到好处,是制陶的关键;三、揉泥并添加底料,待泥均匀后,做成器底,再接坯、拉坯,修整、压光、绘画、雕刻等工序;四、制作好的陶坯晾晒干后,进窑烧制,成品。
  桑墟舒窑红陶具有:一.唯一性。手工制作,传统方法烧制。且胎质细腻、叩叩有声。二、环保性:在制作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原料,质地致密,透气而不渗水,具有优良的储能聚热特性和天然的吸附分解功效,三、民俗性: 每年首窑烧制需要进行虔诚地祈福,表达对祖先和文化的尊重、敬畏、虔诚。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四. 实用性:主要制品有缸、桶、炉、盆及罐。方圆数百里的朝牌炉、都用土陶缸制作。满足方圆数百里人民的生活及文化需求。实践证明,土陶花盆透气性好,有利于花卉生长。流行于苏北、鲁南地区的地方名菜“地锅鸡”、“地锅鱼”等,用土陶泥锅烹制的鸡、鱼更能保持原味。
  桑墟舒窑红陶,对于研究当地农耕社会的生产发展以及民俗风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研究土陶文明的活化石。它承载了沭阳人民生产生活的原始记忆,记录了本地区许多文化信息,真实的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取向,见证了沭阳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上一篇:【传统美术】麦秸秆烙画(宿迁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沭阳钱集老鹅烹饪技艺(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