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僮子戏(宿迁市)
2020-12-11 13:12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宿迁市
【简介】
僮子戏是江苏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原是江苏南通通州一带巫师(当地称“僮子”)迎神赛会称之为做香火,为祈求祛病消灾、风调雨顺、吉庆丰收等。香火会上的舞蹈和说唱称之为“僮子戏”,也叫“香火戏”,当时的香火戏较粗犷,最早由二人对唱,称为“二可子”到三人同台称为“三可子”。
清乾隆年间扬州曾有“僮子会”的组织。徽商们不断来盐阜一带做盐业,由此也把徽剧带入了苏中,因而出现了当地“香火戏”、“僮子戏”与徽剧同台演出,这种表演形式又被称做“徽夹可”后来又出现“京夹可”。苏中的地方戏先后吸收徽剧、京剧和花鼓戏舞台艺术,特别是伴奏形式及衣箱等,使形式和内容都逐渐发生变化,1930年前后发展成为戏曲。主要曲调为七字平调、十字调和铃板调。传统剧目有《陈英卖水》《秦香莲》等。解放后进行改革,积极反映现代生活。1958年定名“僮子戏”,后一度曾改名“通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