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江苏柳琴戏(宿迁市)
2020-12-11 11:09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宿迁市
【简介】
江苏柳琴戏是江苏省主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分布于苏、鲁、豫、皖四省的广大地区。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在整个衍变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及毗邻地区的剧种音乐,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备的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多姿,唱腔高亢、华丽。
2007年3月,江苏柳琴戏入选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其唱腔有拉魂动魄的魅力,极为人们所喜爱,故民间一直称其为“拉魂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始正式定名“柳琴戏”。
“拉魂腔”源于“周姑子”。经考证和其师徒世系推算,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在整个衍变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及毗邻地区的剧种音乐,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备的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多姿,唱腔高亢、华丽,“柳琴戏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足可见唱腔之繁茂;而徐州地处大陆中部,为南北两大派系剧种交汇、流经之地,对柳琴戏唱腔的渗入影响颇大,也继而使柳琴戏的唱腔既有南方剧种的柔美低回之美,也有北方剧种的阳刚粗犷之气,是为观众钟爱和百听不厌之主要原因。
柳琴戏的传统剧目二百余出,以生活小戏和“三小”戏为主,小戏以《喝面叶》、《小姑贤》、《芈建游宫》等为代表;大戏以《四告》、《观灯》、《大花园》等最为有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剧团又创作改编了不少有影响的剧目,诸如《灵堂花烛》、《状元打更》、《三赐御匾》等,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八十年代初,又有时装戏《小燕和大燕》被拍成电影艺术片广为放映,,也受到不同层次观众的爱戴;近几年来,柳琴戏的剧目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柳琴戏的名家唱段也多次在《名段欣赏》栏目播出,为此,柳琴戏的社会知名度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