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雅妙河戴氏中医喉科疗法(泰州市)
2020-12-10 14:00
【类别】传统医药
【地区】泰州市
【简介】
吴家楼现在是高港区口岸街道的一个社区,社区浓密的银杏林中有一个村庄叫雅妙河。“雅人深致作善事,妙手回春为良医”。雅妙河戴氏中医喉科凭借祖传秘方自制吹药汤药,以独特的医术诊断治疗喉疾,无痛苦,无副作用,花钱少,疗效显著,誉满泰州、扬州和苏锡常地区。
戴氏喉科的家族传承,已有150多年了。戴氏十四世戴恒程(1814-1887),是雅妙河中医喉科创始人。戴恒程一生慈悲为怀,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在乡间德高望重。咸丰年间、江南人土陈约夫妇避战乱,落难至此。戴恒程施以布食,尊为兄,结为至交。陈约夫人染病后,戴公为其延医治疗;陈约夫人去世后,戴公又操办丧事予以厚葬。陈约感激戴公恩德,以祖传喉科中医秘笈相赠,戴公婉拒道:“此乃陈君传家之宝,岂敢受此馈赠。”陈约真切地说:“我年岁已高,膝下无儿、岂忍宝笈湮没。戴公大德之人,以此悬壶济世,功德无量。
戴恒程得秘笈后,即认真研修岐黄之术,照秘方制药、试为乡人治疗喉疾,果然屡试不爽。戴恒程“以济世为心”,坐诊行医,修守公德。不久,戴氏医名远扬,远近求诊者络绎不绝。
戴恒程三子戴兴震(1857-1919),子承父业,振兴戴氏喉科,成为第二代传承人。他勤奋好学,年轻时就能独立坐诊、出诊,成为喉科的高手。他重德轻财,急公好义,常为贫者送诊施药。他为人谦逊,博采众长,喜交杏林朋友,相互切蹉医术。他在学习、实践中,数易戴氏“消炎散“、“生肌散”的配方、配量,并通过长期临床试验,自拟出8个喉科治疗验方。因医术高超,民间称之为“扁鹊再世"。
戴氏喉科的第三代传人戴嘉干(1881-1949),是戴兴震的长子。戴嘉干天资聪颖,博览群书,精通诗赋,曾在家乡开学馆授课。为继承祖业,他毅然弃教从医,疗痼保健,祛邪扶正,其医术不亚于父。戴嘉干生六女一男,传医于子戴作善。
戴作善(1921-2004),作为第四代传承人,继往开来,悬壶65载。他倡导“善学、善德、善医”,一生践行“三善”医风。
善学。戴作善勤奋好学,童年时即将“药性赋”、“汤头歌”烂熟于心。17岁随父学医,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20岁独立行医,一生不倦地学习、研究喉科,"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善德。戴作善秉承祖训,常以“医乃仁术"、“修命之学”自勉,将病人当作亲人。本庄人就诊分文不取、邻村人看病只收成本,远道者求医殷勤接待,贫困者疗疾给予接济。凡病人无贵贱之分,皆视为衣食父母、同胞兄妹。高尚的医德,赢得口碑载道。
善医。戴作善艺术精湛,施治灵活。他改进研制的“生德肌散”外用于口腔、咽喉部位炎症,有立竿见影之奇效;他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破伤风,治愈率达90%以上;他独创剪除过长蒂丁的手术,在1997年全国中医研讨会上介绍推广;他自创组方,用“消瘰汤”治疗瘰疬,用“引声汤”治疗慢性失音病,用“肉桂果仁汤”治疗虚火口病,攻克喉科众多疑难杂症。
戴作善生四女二男,其中长子戴永雨、次子戴永星,成为戴氏喉科第五代传承人。
戴永雨,生于1958年,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先后任天坛医院、北京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腔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医院口腔种植中心主任,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特聘为会诊专家。
戴永星,生于1963年,现任高港中医喉科医院院长。戴永星不断钻研喉科秘方,总结父亲自成一家的治疗经验,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撰写了《剪除381例过长蒂丁点滴体会》、《引火归原法治疗虚火口疮)、《戴作善临证治验举隅)、《消瘰汤治疗瘰疬46例》,这些论文具实用性、科学性、独创性,先后发表于《江苏中医》、《亚洲医药》,收录于《中国中青年中医文萃》。戴永星应邀在全国中青年中医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
雅妙河戴氏喉科历经五代传承,不断探索、创新,以祖传秘籍为基础,给万千患者带来了“诊断准、痛苦小、疗效快、花钱少”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