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泰州糖塑(白米糖塑)(泰州市)
2020-12-10 09:26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泰州市
【简介】
糖塑历史悠久,是一种在民间流传很广的食品加工艺术。因其既好玩又好食,深得儿童的喜爱。上世纪中叶以后,糖塑因后继无人,在社会上难觅踪迹。白米“糖人”谢荣安,克服困难,执着追求,走街串巷,坚持糖塑制作,使糖塑艺术在姜堰地区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众多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谢荣安,1952年出生于姜堰区白米镇甸河村。由于家贫,14岁高小毕业后辍学从事农耕。他自幼就喜爱用泥巴制作各种鸟兽、鱼虫,仿制什么就像什么。谢荣安在16岁那年,随父往江都水安镇探亲,偶遇江都“糖人王”——王学文。此人是当时糖塑名家,在上海从事糖塑30多年,享誉上海滩,当时《申报》曾有介绍,其拿手作品是军号,据说他制作的糖塑军号,不但色彩外形逼真,而且吹奏起来,声音洪亮与真军号无异。酷爱艺术的谢荣安与王老一见如故,倒头便拜:“师父在上,请受弟子一拜!”王老一见小谢行此大礼,不知所措,等小谢说出心中抱负以后,“糖人王”心头一热,他早就想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接班人传承技艺。今天遇到这个求艺若渴的小子,太难得了,于是一口应允。从此,师徒二人,如影随形,师父悉心相教,毫无保留;徒弟竭力学习,孜孜不倦。
谢荣安回到白米以后,购买了糖塑制作原料,备齐了制作工具,独自闭门练习。手上烫起了血泡,嘴里吹起了水泡,他仍然坚持制作。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反复练习终于熟练掌握了糖塑制作流程。从此,他挑起糖担,走街串巷,制作糖人,养家糊口。40年的探索和磨练,谢荣安的糖塑技艺已经达到了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以“扯、拉、吹、捏、剪、接、贴”等手法,塑制出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个个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婀娜多姿,得到了男女老少的喜爱。
白米糖塑作品题材广泛,造型讲究,手法精细,具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已被列入泰州市和姜堰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近古稀的老谢也信心十足,表示会竭尽全力把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传承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