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景泰蓝掐丝工艺葫芦(赤峰市)传承人:冯春柳
2020-12-09 13:38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赤峰市
【简介】
走进赤峰市红山区古玩城二楼一处10平米的工作室内,我们见到了正在为葫芦添加釉彩的景泰蓝掐丝工艺葫芦传承人冯春柳,她身处各式各样的葫芦之中,宛若一位“葫芦仙子”。
“我们家本是山东东昌府人,传承这些技艺已有上百年,最早是宫廷画师传给我的祖辈,代代传承,后来我们带着这些技艺来到了赤峰。”冯春柳从事葫芦作画多年,烙画、彩绘样样精通。
“景泰蓝”又名“珐琅彩”,是制作瓷器过程中运用到的一种高超工艺,因为它起源于明朝的景泰年间,所以又称“景泰蓝工艺”,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景泰蓝制作技艺是冯春柳在北京画画的时候偶然接触到的,一上手就特别喜欢,回到赤峰后,她一直钻研如何将珐琅彩运用到葫芦上,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
奇妙的构思、丰富的釉色变化、多样的工艺融合,她不断超越传统,作品题材广泛,造型多彩多姿,风格清逸新颖,以新、巧、俏、美、雅及强烈的时代感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派。
“我制作的景泰蓝葫芦工艺精良,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极大地激发了我创作的信心。将象征祥瑞福禄的葫芦与精美的珐琅彩结合在一起,摇曳生姿,福上加福,一动一静,构思精巧。见过的人无不为景泰蓝葫芦的精致之姿与繁缛之技所折服。”冯春柳说。
用景泰蓝工艺制作葫芦,过程并不复杂,但对图案的审美水平和制作的细心程度有严格的要求。
选择葫芦是制作的第一步。要选择表面光滑、形态匀称,表皮相对较厚的葫芦。“有人说,葫芦很常见,不值钱的。其实葫芦虽然是一年长成,能选到的精品却很少,漂亮的大葫芦更是少见。”冯春柳说。
接下来是定稿,每次作画,冯春柳都要根据葫芦外形琢磨相匹配的图案,让图案与葫芦融为一体。
掐丝,按照需求将金属丝编织成各种花纹,桃子盘成圈,鱼鳞要剪成段,花蕊要制作成蝌蚪状……
然后是注胶,“日常用的胶怕水,我试验过很多胶水,最后发现万能胶最好,不会干得太快,粘和性好,我又加入了一些配方,可以达到百年不掉色。” 冯春柳介绍道。
填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工序。釉沙相对粘稠,可以煅烧。倘若一个花瓣里有三四种颜色,要呈现渐变的过程,就要添加好多种颜色的沙,层次分明,最考验技术。
“制作景泰蓝掐丝工艺葫芦对图案要求很高,太复杂的不容易制作。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荷花、牡丹花、玉兰花、锦鲤等素材,《吉祥如意》《百年好合》等题材很受大众喜爱。这些固定图案一般都是一批一批地做,这样更省时省力。” 冯春柳说。
她还自己原创了一些图案,如黄财神、孔子、小童子等作品,其中黄财神是制作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一个作品,色彩搭配和金属丝排布十分繁琐。除了这些常规制作还有一些是高端私人定制的图案。当然,她也经常将掐丝粉彩工艺运用到各种异型葫芦、小葫芦上,创作一些有趣的工艺品。
目前,冯春柳打算制作一些关于赤峰旅游形象大使耶律小勇的葫芦作品。她还计划设计一些更靠近人们生活的图案,例如《金榜题名》等。
掐丝珐琅工艺葫芦集“非遗”绝技于一身,精雕细琢,其造型精妙,工艺繁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破创新,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可谓是当代景泰蓝作品中的匠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