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科尔沁绳结技艺(通辽市)
2020-12-09 10:58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通辽市
【简介】
科尔沁绳结技艺是通辽市科尔沁区一项传统民间技艺,它是从中国古老的绳结技艺发展而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体系,产生了《蒙古马鞭》、《蒙古捕梦网》等代表作品。作品主要来源于游牧民族生活中的日常实用,比如马龙套,马鞭,固定蒙古包的绑绳,蒙古服的扣子等。2018年《结绳技艺》确定为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大众对于“中国结”的关注,科尔沁绳编又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科尔沁绳编技艺传承人经过多年的研习和挖掘,创造了很多经典作品,使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光彩。
绳结技艺最初起源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可见于日常生活中的迁徙运输、家居服饰等,曾一度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艺。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采用结绳这一方法来记事,根据古书记载,那时的人类没有记事工具,但为了不遗忘事情,就有了结绳这一方法,大事便大结其绳,小事则小结其绳,可见在远古时,“结”就被先民们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科尔沁草原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绳结技艺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有编织草绳、皮绳、驼毛绳、马鬃绳、牛毛绳、麻绳等,种类繁多,形式千奇百样。有了自己独特的绳编技术,用一根皮绳也能从头到尾编织成一个满意的作品。由于生活在草原上,科尔沁绳编传承人更喜欢用马鬃绳编制,编织出来的作品既美观又有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