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南宁市

【简介】

壮族麒麟舞是流传于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以及周边一带的一项民间舞蹈。

麒麟舞主要演员有12人,其他演员若干。主要演员中男女各半,代表一年12个月四季平安。麒麟舞两旁的火球寓意驱邪去晦气,金麒麟寓意祖国的繁荣富强,蓝麒麟则寓意人们和谐共处,生活幸福美满。麒麟舞的金麒麟和蓝麒麟各代表一雌一雄,出场时一对“金童玉女”端坐高台,旁边是手舞足蹈“风情万种”的“花婆娘”,队列后面是乐手与歌手方阵,包括2名唢呐手、3名锣鼓手、3名歌手。每头麒麟由两个人来表演,一个舞动麒麟头,另一个钻进麒麟内牵动麒麟尾。随着乐器弹奏的节奏,它们时而摇头摆尾,时而狂欢嬉耍,喜怒哀乐的情绪表露无遗。歌手们的伴奏歌用壮语来唱,歌词多是“勤劳苦干我们收获大,有甘蔗、红薯,粮食堆满仓。麒麟送子又送福,壮族人民世代得太平。”每年逢正月初七、初八日,长塘各村寨都杀猪宰牛、祭祀神灵、大宴宾客,麒麟舞挨家逐户造访送福,在铿锵的鼓点声里,在麒麟的腾挪游移里,人们对其寄托着驱邪避害、迎福纳祥的夙愿。

2012年,壮族麒麟舞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入选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传统技艺】扬美沙糕制作技艺(南宁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白话童谣(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