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青秀山传说(南宁市)
2020-12-04 13:33
【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南宁市
【简介】
青秀山风景区兴建于隋唐,盛于明朝,湮没于明末清初。当时游览面积一万一千八百多亩,有青秀山八景之称的泰青远眺,餐秀观园,山房夜月,夕阳塔影,子夜松风,江帆破浪,凉阁听泉,沙浦渔灯。由于长期失修,八景已经荒废,被人们遗忘,只有各朝代留下的遗址和各种神话故事还流传民间。
贵县城南南山二十四峰中狮头山,狮头山下南山寺,向南的小洞中,距地面六尺高,有个一拳头大小的洞,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流米洞”。
传说西江上游的伏波大滩(就是现在西津水电站的地方),那时礁多滩险,常有过往船只触礁沉没,有一日,有两艘装满大米的木帆船经过,也不幸触礁沉没。
后来,江上有两只大乌龟就夜以继日地把米抢救上来,从地下河道不辞辛劳的运到南山山洞安放。
南山寺和尚要米吃,乌龟们从不计较,“寺中几人,流米几许”,有多少和尚开饭,洞中就流出定数的米,除了吃饱,略有剩余。
后来,由于一个和尚贪心,把洞眼凿大,想多捞米发财,于是乌龟们就把洞口从里面偷偷塞死,也不再去运米了。第二天起,这个洞眼再也没有米流出来了。
直到现在,在南山西南面,有两个地方:一个叫龟头山,一个叫金龟桥,据说就是这两只古老的大乌龟在这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