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南宁市

【简介】

榃(tán 坛) 僧村簸箕粉,被公布为广西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实在广西钦州、北流等很多地方簸箕粉历来也是民间传统一道风味小吃。但南宁横县校椅镇榃僧村簸箕粉却独占鳌头,成为了美食与民俗文化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其背后有深厚的历史根源。横县榃僧村距离南宁市约100公里,是一个约有300年历史典型的壮族古村落,村中完整保留着48座岭南风格民居,村子看上去古色古香,民风淳朴,生活恬淡,村民们穿着蓝淀壮族服饰, 唱着的山歌很别致、悦耳动听。

簸箕粉,也叫石磨粉,是榃僧村民对他们几百年来一直做的这种米制食品的称呼。广西有青石自然石材,质地密实,强度中等,易于加工,常被采用简单工艺凿割成石磨。榃僧村建有专门的磨坊,用于将大米磨成浆,蒸出劲道有弹性的簸箕粉和糍粑,他们这种历史悠久的壮族民间技艺,传承至今已演绎为鲜活的文化现象。

上一篇:【传统技艺】武鸣生榨米粉制作技艺(南宁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武鸣灵马旱藕粉制作技艺(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