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三江侗族服饰制作技艺(柳州市)
2020-12-02 13:33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柳州市
【简介】
民族服饰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实用性、历史性和传承性。三江侗族的服饰无论是图案、构图、用处等都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色,本文以侗锦为例,着重分析了侗锦图案的形式、结构审美、多元交融的特点对于传统文化的意义。
侗族女性的服饰千姿百态,或款式不同,或装饰部位不同,或图案和工艺不同,或色彩和发型、头帕不同,她们平时穿着便装,讲求实用,盛装时注重装饰审美,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 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妇女善织绣,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女裙不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在全县15 个乡镇和三个流域内,侗族服饰文化风格都是不同的。侗族服饰十分精美,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女子穿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侗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
秋高气爽,立秋之后,正是制作“蓝靛”手工艺——染侗布的好时机,为了制作出精美夺艳、戴色耀眼的布料,三江侗家的妇女充分利用秋季的清晨和傍晚的露水及正午的阳光,按照传统的制作侗布步骤紧凑有序的操作各种“蓝靛”手工艺。她们有的侵泡“蓝靛”料、打蓝靛,有的纱纺织布,有的染布、晒布,有的捶布……此时,在百里侗寨、河滩、田野、吊脚楼,风雨桥畔,鼓楼旁四处飞舞着黛色靓丽的侗布,为“美丽侗乡、生态侗寨”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精制“蓝靛”手工艺,制作侗布、染侗布和制侗族服装,是侗族妇女的优良传统历史文化,至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她们这些手工艺工序没有教材文字记载,而是全部靠手把手、口口相传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