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侗族多耶(柳州市)
2020-12-01 10:28
【类别】民俗
【地区】柳州市
【简介】
“多耶”亦称“耶”(意思与汉语中的“集体唱”较为接近)是一种依附于侗族民俗活动“踩笙堂”中的多声部歌曲,因其演唱中多出现衬词“多耶”和“耶”(即“唱耶、跳耶”之意)而得名。
“多耶”一般由歌师即兴编唱,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话故事、生产知识,甚至花鸟鱼虫等。
多耶是中国侗族的传统民歌形式之一。多耶是在寨和寨之间集体走bai访中的集体歌舞活动,男女分队,围成圆圈,载歌载舞。 “多耶”是侗语的音译,“多”是含有“唱”、“舞”等意义的多义词。“耶”是侗族民歌中集体边唱边舞的品种,“多耶”就是“唱耶歌”。也叫“踩歌堂”。 “多耶”是“月也”(即寨与寨之间集体访问作客)的主要项目之一。唱时年轻人男女分队,列成圆圈,女队手牵手,男队手攀肩,边唱边摇晃而舞。女队先唱三支,男队还三支,步女队歌韵歌意。每三支一套,对唱一、二十套,最后唱结尾歌而结束。祭萨(侗寨女保护神)时,以及鼓楼、风雨桥等建筑物建成时,也以多耶祝祷或祝贺。 “耶”的内容很多:“耶萨”(即“祖母耶歌”),在春节祭萨时演唱;“耶父母”(即“父母耶歌”)、“耶务本”(即“侗书耶歌”)、“耶索坐”(即“星宿耶歌”)、“耶花”(即“爱情耶歌”)、“耶见崩”(即“争取平等耶歌”)、“耶短”(即“猜谜或问答耶歌”)、“耶斜散”(即“散场耶歌”)……在举行“月也”活动时男女对唱;“耶铺”(即“祝贺耶歌”)在庆贺典礼中演唱。 “耶”的曲调,男女不同,各地有异,流传于侗语南部方言区的。女队二声部合唱(也有一声部的),拉腔较长,有的地方每句都重复唱一次,有的地方只重复唱句尾三字。男队只一个声部,由“桑耶”(即“耶歌师”、“耶歌头”)领唱一句,众人重复句尾三字或重复整句。多有“呀啰耶!呀啰嗨!”等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