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俗

【地区】柳州市

【简介】

每逢春节,融水三防镇一带的壮族群众都会舞龙出村,紧跟在龙后面的是一座水晶般的、人造的“龙亭”。

自古以来,三防镇的“龙亭”工艺精巧。它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前后左右、层层叠叠都是用竹子、棉纸和细铁丝糊扎而成。“龙亭”高达2.60米、宽约1.50米,共分撒谎能够、中、下、底四层。第一层为楼阁和“龙宫”的台阶,台阶下面用绿绸装饰成碧绿的海浪;第二层为“龙宫”,有东、西、南、北门,分别贴有“龙驾云山外,亭浮海浪中”;“波涛滚滚鱼龙跃,水府幽幽虾蟹游”;“彩藻鲜妍海中花木,奇礁突兀水里石山”;“海浪惊涛龙世界,彩霞碧宇凤家乡”等四副对联。东门有“双龙绞柱”、西门有“蟹鱼护卫”、南北门有“双凤朝阳”,间绘鱼蟹虾蚌、水草珊瑚;第三层为八角亭,八面分别贴有“八仙过海”的剪纸,亭台的栏杆是彩色的,上面还刻有“双狮滚绣球”图样;第四层是楼阁的花窗剪纸,标檐四周悬挂着绚丽多姿的彩灯。“龙亭”顶部有一棵硕大的明珠。入夜,在亭心点上蜡烛,双层走马灯悠悠缓转、“八仙”飘然漫步、龙鱼破浪跃动、闪闪烁烁、栩栩如生。

壮家扎“龙亭”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下大旱、民不聊生。玉皇大帝便派了九条龙飞往九州兴云布雨。其中有一条金龙飞到壮乡来布雨,是年五谷丰登。当地老百姓为了感谢龙恩。便建造“龙亭”于给龙歇息,并在亭边对歌,给龙歌功颂德,以此来祈求吉祥幸福。从那以后,一代传一代,一到春节,壮家便扎起“金龙”和“龙亭”出村巡游。“龙亭”必须要用四人来抬,并配以传统的敲锣打鼓。每到一村,舞龙拜年完毕,东道主和客人便坐在“龙亭”旁边“唱龙亭”。

壮家人的“唱龙亭”是传统的壮歌双音对唱,都是随问随答、出口成歌的。歌的内容没有什么规定,一般逐渐由过去歌颂龙的功德发展到歌颂本民族当前的幸福生活,以至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传统医药】淮安狗皮膏制作技艺(淮安市)

下一篇:【传统医药】阙宋氏膏药制作技艺(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