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桂林市

【简介】

临桂塘北村,位于寺湖湿地旁,依山傍水,300多户人家,民风淳朴,以被列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牌灯表演闻名。

牌灯因外形酷似骨牌,晚上表演时透明箱体内部点有一盏渲染效果的装饰灯而得名。塘北牌灯表演艺术起源于元朝末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临桂古代的龙灯表演主要是表现东海龙王出游的盛况,在龙头前面一般都有艺人手持两只蝴蝶和两个武士模样的木制道具,一路鸣锣开道,威风凛凛。牌灯便是由武士模样的木制道具演变发展而来的,当牌灯发展到16只的时候,已有了一定的阵形,便从龙灯的表演队伍中分离出来,独立地成为了一种与舞龙灯和舞狮齐名的表演艺术。

牌灯表演需要耍牌人具备较高的牌技和协调配合能力,要求动作划一,配合默契,表演者皆为青壮年。牌灯连接有一长长的木柄,艺人手持木柄舞动牌灯做出各种表演动作。透明箱体上装饰有精美的图案,由民间艺人手工绘制或剪纸贴成,多用百姓喜欢的红色。图案的风格各异,人物有文的有武的,或饰以花纹,有的村子的牌灯干脆就双面贴上大红双“喜”字,老百姓图的就是一份吉祥喜庆的气氛。

塘北牌灯则是以水浒108将的人物造型为图案,剪贴得栩栩如生。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华灯初上,泥砖瓦房围着的晒谷坪上,古老的长号吹起,锣鼓喧天,音乐声中艺人们手举着的牌灯投射出暖暖的色调,透过箱体的玻璃面板,映得各种造型的红色图案非常醒目,为节日营造出吉祥的喜庆气氛。


上一篇:【传统技艺】守文斋古旧书画修复技艺(淮安市)

下一篇:【传统舞蹈】板凳龙(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