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阴笛制作技艺(桂林市)
2020-11-30 11:22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桂林市
【简介】
箫笛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音色优美,结构简单,历史悠久。广州箫笛又称南箫,是根据广东音乐的七律定调制作而成的伴奏乐器。目前广州箫笛主要供应广东音乐及粤剧艺术流行的广东、港澳及海外广府华侨聚居区等地,用以配合广东音乐的民间器乐合奏,以及粤剧等地方戏曲的伴奏。
广州笛箫是伴随着广东音乐和地方剧种的发展而产生的乐器。元朝时,伴随着粤剧、潮剧、琼剧等地方剧种的诞生,各种伴奏乐器的品种越来越多,需要量也越来越大。到了明代,广东省各地都出现了许多擅于制作乐器的名家。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载,香山人黄文裕不但著有《乐典》36卷,还制作了琴、瑟、钟、磐、管、逐、笙、箫等乐器,“皆分宫商以唱和,一日奏乐,有两雉自天而下,和鸣飞去”。清初,广州、潮州和佛山等地已有古筝、瑟、琵琶、二胡、洞箫等乐器作坊出现。20世纪初,越秀区濠畔街汇聚了大批制作箫笛的传统艺人,较有名的店坊是巨享泰、黄桂记、安雅轩等,解放以后,箫笛制作进一步发展,鼎盛时期从业人员达三百多人。
广州箫笛适应于广东音乐和地方剧种,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北方所使用的箫笛有所区别。广州箫笛内径较大,膜较厚,其音色清远嘹亮,穿透力和表现力极强。箫笛是广东音乐演奏中的主要乐器,它与二弦、提琴、三弦、月琴一起被称为“五架头”。音域以中低音为主,达到与其他乐器互补的作用。